1.油茶考源
純山茶油自古野生于我國南方丘陵地區,因歷史久遠以及區域文化的差異,造成油茶有很多別名。見于史料記載早的為兩千三百年前的《山海經》。
先秦 《山海經》 員木
漢朝 《爾雅》 木賈
唐朝 《括地志》 茶
宋朝 《圖經本草》 楂木
明朝 《桂海虞衡志》 南山茶
明朝 《本草綱目》 樫
明朝 《正德瓊臺志》 山柚
清朝 《廣西通志》 茶油樹
清朝 《武寧縣志》 山茶
清朝 《閩產錄異》 梣
清朝 《崖州志》 木油
民國 《閩侯縣志》 椮
民國 《建甌縣志》 茶梨
當代 《興國調查》 桃
2.油茶史載
純山茶油樹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,早在2300年前我國民間就有采摘純山茶油果榨油以供食用的傳統,據公元前三世紀《山海經》記載:“員木,南方油食也”。
唐代詩人李商隱食茶油后,曾為湖南茶油賦“芳香滋補味津津,一甌沖出安昌春”的詩句。
宋代蘇頌《圖經本草》中記載“味甘可入蔬,可燃燈,潤發不染衣”,鄭樵《通志》記載“南方山土多植其木”。
明朝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純山茶油性偏涼。又云,“茶籽,苦寒香毒,?!堕_工天物》記載:“茶子每石得油一十五斤,油味似豬脂,甚美,其枯則止可種火及毒魚用”?!掇r政全書》中記載茶油。(此書對油茶選種、種子貯藏、育苗、整地和造林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,還記載了油的使用方法。)王象普的《群芳譜》中描述到“收子簡取大者”且“白露前后收實,則易生根其美者”。
《隨息居飲食譜》記載:“湖南茶油烹調肴饌,日用皆宜,蒸熟食之,澤發生光,諸油惟此為輕清,故諸病不忌”;《三農紀》記載:“掘地作小窯,勿通深,用砂土和實置窯中,次年春分時開窯播種”。
《中國藥典》(1995版)中描述到“純山茶油.
地點: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洞口經濟開發區機場路與石橋路交匯處
電話:0739-7222005
郵箱:1916503394@qq.com
網址:www.6kq.com.cn